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潜伏期」潜伏期6~17天,高烧不退!浙江一地连续报告这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潜伏期」潜伏期6~17天,高烧不退!浙江一地连续报告这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提问时间:2023-02-18 22:05:1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3 年 2 月以来,浙江金华市武义县连续报告了鹦鹉热病例,经治疗均已痊愈。疫情发生后武义县疾控中心立即开展个案信息询问、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标本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

武义县疾控中心作为鹦鹉热日常监测单位,定期开展鹦鹉热嗜衣原体动物宿主感染状况,以及其在外环境中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在采集的各类标本中有检测到鹦鹉热嗜衣原体。

杭州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例鹦鹉热病例。

家住杭州萧山的顾女士,2018 年以来频繁发烧,四次因发热住院。

令顾女士十分不解的是,自己身体一向来都没什么大毛病,也不是体弱多病的体质。可她就被发热缠上了身,每次出院后回家没多久又发热。

第五次发热时,顾女士又住进了萧山中医院呼吸内科,治疗后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

可回家才不到 2 天,又开始发热了。医生们对发热原因进行了反复对比、排查,最后终于将导致顾女士反复发热的 " 原凶 " 锁定为她家里养的鹦鹉,而顾女士得的病被诊断为 " 鹦鹉热 "。

萧山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蔡汉炯表示," 鹦鹉热 " 又称为饲鸟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鹦鹉感染病菌并最终感染给人类。

" 鹦鹉热 " 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像得了重感冒一样。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玫瑰疹、淋巴结炎等症状。而 " 鹦鹉热 " 也极易误诊为病毒性疾病、脑膜炎或肠胃炎。

目前已发现的鸽子、金丝雀、相思鸟、红雀甚至鸡、鸭等鸟类和家禽都可以传播此病。该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当人类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空气可传播此病。而养鸟人在清扫鸟笼、鸟粪、投喂饲料或抚弄爱鸟时,如不当心或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就会成为感染者。

浙江丽水曾有 1 人因 " 鹦鹉热 " 死亡。

2021 年 9 月,据浙江省丽水市疾病防控近日消息,自当年 9 月上旬开始,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例 7 例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症状病例,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全身肌肉疼痛,而后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症肺炎等,病程长,病情重,其中 1 例救治无效死亡。经实验室检测宏基因检测,确诊鹦鹉热病例 6 例,临床诊断 1 例,这也是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自 2021 年以来,媒体还报道了多起感染鹦鹉热的案例。

2021 年 10 月,据钱江晚报,年近 50 岁的耿大姐,家住浙江中北部农村,平时身体一直很好。10 天前一次看人宰杀鸭子后,最近突然出现全身乏力,还伴有发热、胸闷等情况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大姐患上了鹦鹉热。医生提醒,与活禽要保持距离,严重者危及生命。

2021 年 12 月,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 39 岁的于女士(化名)因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经过精准检测发现,导致于女士发热的 " 元凶 " 是鹦鹉热衣原体。在接诊时,医生进行了详细询问,于女士并没有直接鸟禽类接触史,但发热前曾在宠物店 " 吸猫 "。

2022 年 1 月,浙江义乌的金大爷 69 岁,家里有自留地。他用鸡粪给菜地施肥,结果出现了咳嗽发热,最高体温有 39.7 ℃,检查发现是严重肺炎。因为病情严重,不得不气管插管,打着呼吸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 10 来天,算是九死一生。最后通过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明确是 " 鹦鹉热衣原体 " 细菌感染。

编辑 |卢祥勇   易启江

校对 |王月龙

封面图来源:新闻晨报视频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杭州日报、钱江晚报、新闻晨报

每日经济新闻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潜伏期」潜伏期6~17天,高烧不退!浙江一地连续报告这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xiaoyin01.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潜伏期」潜伏期6~17天,高烧不退!浙江一地连续报告这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yin01.com/shcs/92126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