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手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快报记者对话手稿发现者

「手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快报记者对话手稿发现者

提问时间:2022-12-12 00:33:23来源:现代快报+


现代快报讯(记者 于露)近日,南京大学文学院珍藏的一本《难民回忆录》引发广泛关注,手稿写作于 1938 年,作者吴雁秋为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在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

△《难民回忆录》封面

△《难民回忆录》首页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难民回忆录》手稿全文 19137 字,由 1937 年 8 月 15 日侵华日军飞机投弹日起,至 1938 年 3 月 24 日止,以七个半月的南京——六合——南京流亡经过为本,记述了期间种种遭遇、见闻和感想,最后署 " 雁秋记廿七年三月于五间厅住宅 "。

△《难民回忆录》尾页

手稿的发现者,南京大学文学院图书馆馆长黄静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整理、考证,在《文学研究》(2022 年 10 月版)刊发学术论文《< 难民回忆录 > 的文史价值刍议》。12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采访了黄静,听她讲述珍本背后的故事。

现代快报:您是何时发现《难民回忆录》的?

黄静:我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每隔几年,我们馆都会对特藏库进行盘点,确认图书是否在馆,保存是否完好等,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卡片目录不太方便读者检索,2021 年冬天,在将目录数字化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更多可供检索的信息,我翻到了这本手稿。

看到 " 民国廿七年八月 ",也就是说 1938 年的 8 月,我是从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的,对这个年代比较敏感,就多翻了几页内容。因为要继续工作,本身页数也不多,我就用手机拍了下来,工作之余慢慢做阅读和整理的工作。

手稿读下来后,我发现这是亲历者的日记体回忆录,从 1937 年的 11 月下旬开始有正式的具体日期记录,非常贴近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这个价值是不需要多想的。

现代快报:您做了哪些案头工作?手稿的作者吴雁秋是谁?

黄静:做研究要有务实的态度,在发现手稿后我首先整理了文字。手稿是繁体字,竖排,没有标点,我就先进行了整理,给它断句,将特别明显的错误与地名做了一些标识,整理成方便大家阅读的版本。

第二步就是考证手稿的真实性和作者身份。作者太不出名了,在任何地方检索不到这个人,手稿中记载的刘天囚等人反而可以找到,因此在考证作者时,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春节都没有过好,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后来我从材料出发,分析作者曾经任职的法院,翻《司法公报》,不过也没有结果,大概职位比较低。峰回路转,第二年开春,我在南大图书馆新的数据库中,检索到吴雁秋在法院任实习书记官的职务。确认有这个人的时候,很欣喜,他留下这么一份手稿在这里,现在形象终于逐渐完整起来。此外,我在张宪文老师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 卷)》中,也找到了吴雁秋作为保长收集侵华日军证据的记录。

第三步,我分析了手稿的史料价值,包括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乃至社会学、教育学价值。

现代快报:手稿中,令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些片段?

黄静:作者在手稿中提及自己在南京 -- 六合多次往返,中间有一次回来,他的母亲向他讲述了面对日军的一个场面。这其实是幸存者的一段口述史,关于陷城后日军掠杀平民的记录:" 母告我汝等过江之翌日,在汝处看门,南京陷落,日兵挨户检查,进门时有一兵因言语隔阂无法传达,该兵酒后手持刺刀向我索钱,我用手表示身上没有钱,该兵气忿之下用力一推,将我推倒地下,险遭非命。未逾片时对门与隔璧(壁)被该兵用刺刀接连戳死,两人当时血流如注,尸身横倒地下已多日,经地方人收殓抬埋。日兵凶恶毒辣,言之历历可畏。"

还有作者在回南京的路上看到的场景," 所见公路两旁房屋破坏,无一完整,田间死尸垒垒,或卧或仰,晒得黑而发赤,群犬争食。" 这是南京大屠杀之后的一个记录,让我印象深刻。

现代快报:在整理、考证手稿研究的过程中,哪些地方让您特别感触?

黄静:我以前没有从事过相关研究,日常工作是比较枯燥的图书采编、整理、上架。同时正在读博士,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期间大量阅读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文字,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论文中的一句话让我十分有感触,"30 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中国人的生命,这些死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

这句话也让我感受到这本回忆录的价值,30 多万是什么样的概念?是刻在墙上的名字,是名字背后的家庭,所以《回忆录》的作者在手稿里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活生生的家庭,所有的历史记录,不单单是冰冷的资料,这与我原来对历史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现代快报:请讲述一下这本手稿的价值。

黄静:就像我在论文中提到的,创作动机往往决定了其存史的价值。书写方式则更多体现写作者的个人能力和修养。从战争史料价值来看,作者吴雁秋是普通难民身份,因避难六合,回忆录本身对南京刚沦陷时日军在南京所作暴行的直接描述不多,但隔着长江听闻的三天轰炸声,江水飘红,沿途尸体,茶馆所见所闻,这一路的流亡历程同样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战争逃难现场和灾后民众惨境。

《难民回忆录》作者吴雁秋自认 " 不能不将暴日惨杀真实情形披露以留我子孙参考于后 ",可见动机所在,彰显了为国存史、教育后人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他的回忆记叙的行文特色及文学性,亦足证了该书稿的历史人文内涵。从多方面来看,《难民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都应待重视和利用。

现代快报:听说这份手稿将被影印?

黄静:是的,上世纪 80 年代,这份手稿就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了。因为目录卡片上只有 " 回忆录 "" 吴雁秋 " 这几个字,没有太多师生关注。手稿现在保存得非常完整,但作者本人自己肯定翻过很多回,因为里面有些文字是校过的,有标注和增删的痕迹,还有一些后来的思考在里面。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节点,《难民回忆录》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学院希望将手稿影印,我整理的手稿也很快就要在《媒介批评》上全文刊发,以后可能会和原文影印一起出版,这样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我最早做考证工作时,还有一些未解决的疑问,所以迟迟没发,想能更完善一点,但导师告诉我研究是无穷尽的,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接受媒体采访,也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份手稿,尤其是作者的后代看到,我想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或者他后代生活得怎么样了。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手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快报记者对话手稿发现者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xiaoyin01.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手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快报记者对话手稿发现者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yin01.com/shcs/83227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