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

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

提问时间:2022-06-21 15:03:17来源:小樱知识网


姜森

从1931年时的约30万,到1945年初的近720万,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二战期间穷尽各种手段扩大军队规模,将民众绑上侵略战车一路狂奔……

美国《军事历史》杂志近日发表专题报道,浅析二战期间日本扩充兵源的种种举措,并与同盟国征兵体制进行比较。随着战争局势越来越不利于日本,困兽犹斗的军国主义者从“利诱”到“威逼”,令大量日本人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1873年1月10日,日本创建了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新的征兵体制,反映出日本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保守的武士阶层已经失势,他们的反对声音无法阻挡新的征兵体制发挥作用。

新的征兵体制规定:年满20周岁的日本男子必须入伍两年,之后保留预备役身份,在国家有需要时必须回归武装部队。男子的预备役身份须维持至40周岁。不过,家中长子、大学生以及教师可免服兵役。这一征兵体制导致日本陆军的基层士兵大多为农民子弟——有钱的城市家庭往往会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从而免于入伍。

在1877年的日本“西南战争”中,接受严格的西式军事培训的“农民兵”,其战斗力超越了以武士为骨干的旧式军队。“西南战争”发生于1877年2—9月,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军平定鹿儿岛士族叛乱的战争。因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

1945年,太平洋岛屿上向美军投降的日本“娃娃兵”(右)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政府先是废藩置县,然后开始实施“兵权归一”“军务归一”的改革,重新编练政府常备军,解散各藩的武装,完成军队国家化。大量的旧式藩兵在这个过程中被迫退伍回家,从军士族大幅减少,武士阶层的出路越来越窄,最终引发叛乱。

“西南战争”的结束,标志着明治维新以来的“倒幕派”倒台。从军事角度来看,“西南战争”检验了日本近代政府军的实力,对于日本的军事近代化也具有重大意义。

这场战争让日本政府军首次获得大规模实战的锻炼,其所采取的海上机动、迂回敌后等行动,体现了较高的战役指挥能力。不过,在单兵作战和小分队作战方面,叛军高出一筹,敢于以小股兵力果断采取行动,给日本政府军好好地上了一课。经过此战,日本政府军吸取教训,增强了战斗力。他们还认识到,必须着手统一部队装备,简化后勤保障制度,推动武器国产化进程。着名的日本步枪之祖——村田式步枪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诞生的。

客观上,日本新军的发展给了政府侵略扩张的野心,对东亚各国构成了威胁。

尽管打垮了反对新征兵体制的武士阶层,但随后日本政府军又在征兵问题上遭遇新问题:当时绝大多数日本平民都报名参加陆军,以致海军只能接收那些被陆军拒收的人。此后,日本海军和陆军长期就征兵明争暗斗,争夺优秀人才。随着日本海军击败中国清王朝的北洋水师,以及在对马海战中大胜沙俄海军,并于20世纪30年代配备航空部队,日本海军征兵的吸引力才逐渐有所提升。

资料显示,利诱是日本军队吸引平民入伍的手段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伙食标准方面。

二战爆发前夕,日本国内平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尤其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农民的日常伙食是杂粮饭和萝卜,节日期间才能吃到糙米饭和鱼肉。至于鲜肉、鸡蛋和精米,几乎整年难得一见。武装部队中的伙食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民众,相当于当时日本小康之家的水平。史料记载,当时的日本军队“白米饭不限量,每天都有猪肉或牛肉,副食品也相当丰富”。

二战初期,日军士兵的主食是白米饭。早饭一般配腌菜,午饭和晚饭有鲜肉、鸡蛋或者罐头肉,即每天有两餐必有肉。相比较而言,同时期的日本青年工人普遍接受军事化管理,但他们每天的副食品基本就是腌菜、味噌汤和蔬菜。在一周14顿正餐(午餐、晚餐)中,仅有4顿能吃到“鱼或肉”,且这些荤腥不过是豆腐猪肉汤、咸鱼等最低档次的副食品。需要强调的是,工厂这样的伙食待遇还要比农村好很多。因此,大量日本农村青年入伍不成就退而求其次,进入工厂,也成为国家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1945年,苏军看管下的日本战俘

20世纪30年代初的日本农民

通过上述对比,足见日本军人的受重视程度。1938年4月15日,日本陆军发布《军人战时给予规则细则改正》,对军人的口粮标准进行了修订。日本军方根据当时在中国境内的实际作战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士兵主食和肉类的定量标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二战时日本士兵都会严格服从命令。但实际上,日军基层的矛盾相当尖锐,其征兵体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当时,许多年长的预备役人员重新入伍,他们发现,上面的军官大多比自己年轻,这令他们很不满——日本人非常看重年龄,“年长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应该指挥年轻人,而非让年轻人来指挥自己”。

随着二战的局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日军的兵源出现不足,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征兵方式。

从1943年秋季开始,所有年满20周岁的日本男性,包括大学生,都必须应征入伍。一时间,数十万名日本大学生进入武装部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的加入并没有提升日军的战斗力。知识相对较丰富、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官兵,竟被日军高层用来充当自杀式攻击部队的主力。在执行“特别攻击”(即自杀式攻击)任务的日军中,大学生的比例非常高。战争末期,困兽犹斗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时日无多,但仍负隅顽抗。无论素质高低,大量日本青年都沦为战争的牺牲品。

到1944年,日本政府将入伍年龄限制下调至15周岁。1945年2月26日,日本启动“国家本土抵抗计划”,规定15—60周岁的日本男性,以及17—40周岁的日本女性都必须接受军事训练,以准备对抗“登陆日本本土的盟军”。

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地区时,日本现役军人的数量约为30万。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军人数量不断增加,到1945年初时达到720万。二战初期,为了保证兵源质量,日军对新兵的体检要求很严格。但到战争中后期,由于兵源紧张,老人和少年都被派往前线,新兵体检就流于形式了。

档案资料显示,战争后期在征兵过程中,为了防止新兵逃跑,日军实行“不让新兵吃饱”“不准新兵穿裤子睡觉”等恶政。在新兵乘坐火车和轮船时,征兵主管人员往往会把门窗全部封闭,以防止他们逃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兵源不足,日本曾在其占领的朝鲜半岛实行征兵制。从1938年开始,日军称朝鲜人可以“志愿加入日军”。事实上,许多朝鲜人都是被强征入伍的,而且在日军中被视为“二等军人”,大多被分配至需要重体力劳作的后勤部队,为日军服务。直到1944年,日军才允许部队中的朝鲜人参加实战——这也是日军日益陷入绝望的表现。

早在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北方政府就颁布过大规模征兵令,要求达到年龄的国民服兵役。一战中,美国政府又颁布了征兵令。尽管美国国内有人认为,“强迫平民入伍不合法”,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战时的征兵令并未违反美国宪法的规定。

1940年,美国政府颁布实施《选择性训练和服务法》,即征兵令。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当时美国还未正式参加二战)施行征兵令。当时的美国政府预感到大战在即——纳粹德国正在欧洲快速扩张。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规定,所有21—35周岁的男子都成为预备役人员,一旦国家需要,他们就必须立即入伍。当时美国符合入伍年龄的男子有约2500万。美军高层认为,“战争规模可控”,于是告知征兵机构:“只需要从2500万人中挑选出90万精锐即可。”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民众就普遍支持《选择性训练和服务法》——因为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1940年12月,美国国内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89%的人支持征兵令,92%的人认为征兵令执行得公平、公正。事实上,美国人在二战后仍然比较支持政府的征兵行动。直到越南战争期间,反对政府征兵的美国民众才越来越多。

为了鼓励民众参军,二战期间,美国官方在征兵时宣传“为国争战,人人有责”。典型的宣传事例包括“棒球明星格林博格放弃高薪参军”“华尔街精英离开月薪4000美元(在当时属于高薪)的工作岗位参军”。此外,美国政府还承诺,士兵退役后可以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

据统计,二战中美国政府先后动员2000万人应征入伍,为盟军的胜利提供了充足的兵员保障。

从晚清至民国初期,中国军队实行募兵制,其主要特点是:民众没有当兵的义务。国家武装部队募兵,主要依靠待遇吸引人,且不设“民兵预备役”部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兵源得不到保证。在晚清时期、北洋时期以及国民党执政初期,中国军队就好比一家“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用报酬吸引平民入伍。

在募兵制背景下,当兵就是一份工作、一种职业。民国初期,一个二等兵每月的军饷为7块大洋。依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每月3—4块大洋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与募兵制相对的是征兵制,其主要特点是:平民有当兵的义务。国家武装部队征兵不靠金钱激励,而是靠合法的命令。这样一来,兵源有保证,而且常设“民兵预备役”部队。

与征兵制相比,募兵制存在弊端。在大规模战争中,募兵制更会暴露它的劣势。面临日本侵略威胁的中国国民党当局,在20世纪30年代初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决定废除募兵制,尽快施行征兵制。

1933年6月17日,国民党当局出台了新法——《中华民国兵役法》。这部法律标志着募兵制的寿终正寝,以及征兵制的正式施行。该法律规定:“中华民国男子,服兵役之义务,依本法之规定。”“18—45周岁之男子,在不服本法所定之常备兵役时,服国民兵役,平时受规定之军事教育,战时以国民政府之命令征集之。”

理论上说,根据上述法律,一旦爆发战争,所有18—45周岁的男子都必须按照国民党当局的要求上战场。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不流行当兵——不仅因为在征兵制中入伍挣不到钱,还因为男丁往往是中国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核心劳动力,他们一旦去当兵,就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计。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逃避兵役的情况。富裕家庭往往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如伪造证明文件,贿赂征兵人员、乡保甲长和实施体检的军医等,以达到逃避兵役的目的。甚至有父母故意给儿子造成轻伤,例如伤及手指,令其无法扣动扳机,从而成为“兵役体检不合格人员”。

1937年,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多条战线亟须补充兵力,征兵力度加大。

为避免社会出现混乱,国民党当局于1938年1月发布命令:禁止部队强迫平民参军,即不允许“抓壮丁”。1938—1941年,虽然伤亡较大,但国民党部队的兵力稳定在170万—200万之间,并未出现严重的“兵荒”。但是,随着抗战形势日益严峻,有国民党部队开始大范围、大规模“抓壮丁”,搜捕达到服兵役年龄的男子,强迫他们离开家庭及工作岗位,加入军队。仓促入伍的人往往只能接受有限的军事训练,然后就要上战场对抗日军。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缺乏用于巩固部队的宣传手段,只能采取高压手段维持部队的纪律,防止士兵逃跑。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民众踊跃参军抗日。不少国民党控制区的青年,甘愿长途跋涉抵达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为抗日贡献力量。

总体而言,二战中,因人口规模庞大,中国虽然面临一定的征兵问题,但始终保持对日本侵略者的兵力优势。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xiaoyin01.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yin01.com/shcs/359486.html

相关文章